欲开新局待后人:可惜了曾国藩李鸿章那一代英才
接上文。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,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。
曾国藩、左宗棠、李鸿章那一代英才,也基本雨打风吹去了。
曾国藩无疑是儒家“正心、诚意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道路的实践者,并最终达到了儒家“立德、立言、立功”三不朽的理想境界,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,是儒家文化晚期的代表人物。
曾国藩,左宗棠,李鸿章,还有张之洞等,当然看到了世界在变,“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”。他们也尝试变革,推行洋务运动,造坚船利炮。可作为传统的儒者,终究不愿睁眼看大势,摆不脱“中体西用”的格局,就是用中国传统文化为体,洋人的东西只不过拿来用一下。那一代牛人的局限也就在此。
李鸿章年轻时,“丈夫只手把吴钩,意气高于百尺楼”;
李鸿章晚年时,“秋风宝剑孤臣泪,落日旌旗大将坛”。
李鸿章晚年自称是“大清国的裱糊匠”,说:“我办了一辈子的事,练兵也,海军也,都是纸糊的老虎,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?不过勉强涂饰,虚有其表,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。如一间破屋,由裱糊匠东补西贴……即有小小风雨,打成几个窟窿,随时补葺……(大风大雨来时)自然真相破露,不可收拾,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?”
大清也并非没有过机会,慈禧太后终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决意洗心革面,进行变法。只不过已时不我待,改革已跑不过革命——于是,看似庞大无比的大清帝国,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!曾、左、李等人的中兴之功,都随雨打风吹去,甚至成了历史的反动。
也许是真的,文化的力量胜过枪炮。从这个角度说,曾、左、李之后,梁启超、陈独秀、鲁迅、胡适们的反思与启蒙,可能更具历史的决定意义。时至今日,关于晚清时改革与革命赛跑的话题,仍有人不断提起。
而启蒙,也永不过时。
相关文章,点击阅读:
长按并识别以下二维码,关注“齐说经史集”:
长按并识别以下二维码,关注“深度see”: